2023年1月10日至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成都召开。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出席开幕会并讲话。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田向利代表省政协十二届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作为党的二十大之后的首次省级“两会”,新一年工作重点、发展目标备受瞩目。值此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既是外界观察四川迈步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一个窗口,更承载着9100万巴蜀儿女的期盼与热望。
成都阆中商会名誉会长、四川欣联欣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亚再次当选省政协委员,参加本次会议并积极建言献策。
聚焦陈亚委员建议:
一、关于创新人才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
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年12月联合发布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其中第三十二段第57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金融人才集聚政策和激励机制,大力培育和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金融人才,加强跨境高层次金融人才培训交流,高标准建立成渝金融人才库,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西部金融中心高端智库和国际金融专家顾问团”;第9条:“充分发挥上海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深圳证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和北京证券交易所西南基地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西南基地作用,打造面向中西部的直接融资综合性服务窗口”。通过重点对三家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的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深度调研和访谈,认为现有人才政策在三家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落实过程中存在如下困难:
一是三家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不是独立法人,性质类似证券交易所在外办事处无法在四川注册,基地工作人员均为三家证券交易所外派正式员工,社保、个税缴纳也均在上海、深圳、北京,无法对接和享受现有四川省及成都市的人才激励政策;
二是部分员工将长期在成都工作并在成都安家,面临无购房资格、本人就医、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父母投靠等实际困难;这些困难成为现有人员长期稳定服务四川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质性障碍,也降低了四川对交易所其他金融人才的吸引力,四川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引进,三大证券交易所又是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主体之一,三家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派驻服务的交易所正式员工迫切需要四川省给予基地工作人员人才政策方面的相关支持。
在以上调研分析基础上,陈亚委员提出了关于证券交易所外派成都工作人员享受成都人才政策的建议:
1、开展深度调研 强化顶层设计
建议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配合就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人才政策具体情况进行深度调研。
2、强化政策研究 助推高质量发展
建议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就证券交易所西部(西南)基地人才政策情况进行论证、出具相关措施以解决他们的迫切述求,留住人才,为四川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贡献,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
二、关于高标准打造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协同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建设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把金融定位为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并围绕金融制度、金融安全、金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金融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新时代金融机制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
2019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的意见》,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该意见实施近三年来,完善了四川信用体系建设,合理配置了国有金融资本,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四川在地方金融治理体系建设与金融治理现代化能力上,取得了新的成就。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成渝双城经济圈和国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全面提速的关键之年。为切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深入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更好地推进四川省“5+1”产业金融体系建设,打造西部金融总部商务区,建议: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底色,把握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根本方向
一是突出政治建设,用新思想厚植红色根基。西部金融中心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建设,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推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引领新金融发展的行动指南,切实在金融中心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践行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融价值观。二是抓好共同富裕,用实举措助推实体经济。西部金融中心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底色作为独特的生产要素和宝贵的发展资源,将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融入西部金融业改革发展全过程,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信用金融。金融机构要贴近市场、根植实体,提供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金融服务,树立金融机构正确的经营价值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引导社会财富的生产、分配,限制资本的非法逐利、无序扩张。
2、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产业服务基础
一是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建立金融服务新标准。西部金融中心要坚持回归金融本源,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着手构建服务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先进材料、能源化工 5 个万亿级支柱产业和数字经济为主体的“5+1”现代产业体系的金融新标准。二是鼓励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双碳金融新样板。西部金融中心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新起点上,进一步发挥好金融作为资源配置枢纽的作用,持续与银行、企业、投资机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监管机构、碳交易市场等利益相关方全面合作,共同打造绿色金融的可持续生态圈,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绿色金融需求,为实现四川“双碳”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3、加快金融基础设施改革创新,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平台优势
一是创新驱动发展,培育金融服务新动力。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改革创新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遵循金融发展规律,以高起点、高层次、高标准做出基础性创新安排和顶层设计,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健康稳健发展打下坚实的金融创新基础。二是防范化解风险,推进金融治理现代化。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站在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的战略高度,切实推动金融安全工作抓紧抓牢,不断推进金融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要坚持金融安全的底线思维,在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方面持续优化软硬件监控体系,打造金融安全防护网,要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构建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制,健全金融法治,充分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
4、打造西部金融总部商务区,提升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后劲
一是建立以成都为核心的省内金融交流新机制。创新产业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多层次的金融机构相互协同,推动金融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协作及人才交流,形成支持四川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金融合力。二是推动西部地区更高水平的金融业双向开放。促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协同,加强与“一带一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交流合作,探索建立跨境金融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清算、大宗商品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不断提高金融国际竞争能力。三是形成本土金融机构和国外金融机构大集群。做强做优本土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机构在川渝地区的结构和布局,大力引进国内外多层次金融机构,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在四川设立地区总部,形成金融集聚区和总部经济,为上市公司融资提供多方位的“本土”支持。
5、加快川渝地区资本培育工作,强化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人才支撑
一是强化资本平台统筹协同,加快资本培育工作纵深推进。西部金融中心要以服务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赋能更多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川渝地区培育更多上市公司为重要使命,配合好、支持好、服务好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川渝地区的建设。二是推进川渝人才互联工程,加强四川金融人才队伍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要依托天府新区、两江新区协同发展机遇,争取国内外优质金融人才智力向四川各地市州流动。推动地市州国有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面向域外遴选市场化思维、掌握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熟悉金融监管规则和金融业务、能够兼顾地方经济发展与企业发展壮大的金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及团队。